【推荐】90关键零部件靠进口国产机器人亟须打破低端过剩魔咒
14:47:44来源: 贤集
贤集频道讯:美国国际数据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,中国(内地)仍将是世界最大和发展最快的机器人(20.660, -0.45, -2.13%)技术市场,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支出将占全球支出的30%以上。预计中国在2020年的机器人技术支出将达到594亿美元,比2016年的246亿美元的估算支出增加一倍以上。这一数额将占整个亚太地区在2020年达到的1330亿美元机器人技术支出的一半左右。
随着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推进,“机器换人”成为大势所趋,这也使得中国机器人连续四年蝉联销售量世界第一。各地纷纷把机器人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。据统计,国内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省份达到28个,机器人产业园区达到40多个,机器人企业超过500家。而与这“火热度”形成鲜明对照的是,在中国庞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中,本土品牌机器人仅占4%,国产机器人大量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。
友点评:
1、借着政策东风,促成了机器人产业的迅速膨胀。一些地方出现了机器人企业一窝蜂而上的局面,国内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省份达到28个,机器人产业园区达到40多个,机器人企业超过500家。但中国的机器人产业的现状是,由于进入行业较晚且缺乏核心技术积累,优质产能缺乏,落后产能过剩。
西门子、库卡、ABB、日本安川、发那科、柯马等国际厂商的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大部分份额;而国产的机器人,大部分企业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,产品主要集中在三轴、四轴的中低端机器人,90%关键零部件来自进口,能够盈利的机器人企业很少。
2、中国机器人的处境很严峻,最大痛点是在机器人核心技术上缺乏整体的突破。核心零部件主要分成三部分,机器人减速器、交直流伺服电机和控制器。从机器人产业的成本构成上看,35%左右是减速器,20%左右是伺服电机,15%左右是控制系统,机械加工本体可能只占15%左右,其他的部分主要就是应用。减速器是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,而减速器的核心技术,几乎垄断在两家日本企业纳博特斯克(Nabtesco)和哈默纳科(Harmonicdrive)手上,我们所有的机器人企业都在给日本企业打工。关键部件进口比例较高,导致现在国内制造机器人成本较高。
3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根基在于解决产业关键技术等核心问题,中国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(年)》,明确提出“十三五”期间,机器人产品性能和质量要达到国际同类水平,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。
中国机器人产业要逐步由大变强,在产业的发展方向尤其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、提升自主品牌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能力。
- 俄政府确定优先投资经济部门含农业化工机械制造【新闻&资讯】
- 国能将在锡山投资35亿元建设新能源产业园【新闻&资讯】
- 2003年首季机床工具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我的钢铁【新闻&资讯】
- 工业互联网架构20即将发布对工业互联网产业有何影响【新闻&资讯】
- 澳大利亚10月份制造业连续第8个月出现萎缩0【新闻&资讯】
- 黑龙江省机床进口呈增长态势高端机床进口数量增多我的钢铁【新闻&资讯】
- 国产全新奥迪Q3于上海车展首发及正式上市售价区间27183598万元【新闻&资讯】
- 推荐&澳大利亚竟然后悔了宣布进口中国350架大疆无人机
- 推荐&temi是第一个由以色列企业家开发的个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助手
- 第四届博览会将举行振兴装备制造业论坛我的钢铁【新闻&资讯】